易园概述

易  园  记

园以易名者何? 盖其园主嗜易且易姓耳。

是园也,盆景曲栏,点缀有方;丛篁回廊,掩映成趣。至若春花飘红,秋叶掷金,几丝夏柳,一线老藤,皆足以悦目赏心。

夫妙构岂在繁艳,简以经营,约以安顿,虽柴扉篷窗,瘦石残水,倘契夫易之精微,则无往不妙也。况凭几品茗,述古今之胜事;

林荫纳凉,论艺林之得失。至夜风徐来,清月悠升,美酒畅怀,佳人依依,把管戏墨,刻烛毕帧,又何其快哉!

古之贤达,虽亦有以“易”号斋室者,而其意唯在彰一己追玄穷元之志。今者,易君恭践妙理以构斯园,其必遗惠后世泽被来者耶?

庚辰岁,余客次锦城,因仰名往访,遂成斯记。

滇东江澄清

诗两首

隐逸锦里桃花溪,清幽寒静情迷离;

文澜亭里梅花弄,易化堂中悟玄机。

壬午仲春易化堂主人文清于蜀西古金牛坝

 

易园筑在锦城西,文人墨客醉似泥;

清幽寒静结人境,留片青山闹市居。

易园是一座中国古建园林大师罗哲文认同并指导营造的国内新华风“传统新园”。 因其深得罗哲文传统新园之真谛,以兼收众美、博采众长之手法融南北园林于一炉,取其北方园林之“大气”,江南园林之“文气”, 川蜀园林之“仙气”,营构了易园园林之“灵气”,是国内非国有国家级园林艺术博物馆和《城市活态博物馆》。 是一个万物有灵、回归自然之精神家园。 享有“文胜蜀中追李杜,园名锦里匹苏杭”之美誉和“古有江南园林史,今看成都易园造”之声望。 是新时代川派园林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的榜样与标杆。

易园地处成都金牛区金牛大道金泉路8号的金牛坝。 是一座以周易哲理美学思想立意,以古蜀金牛坝历史为根基,以《承华夏文脉,造时代经典》为目标营造的一座新型川派园林艺术博览园。 1998年初规模免费对外开放。 2002易园被四川省文物局批准为四川易园私立园林艺术博物馆

※  2004年9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的罗哲文先生莅临易园考察时评估道:易园的营造理念与取得的成果正契合他向国家文物局与建设部提议并正在探究的中国新时代新华风「传统新园」课题,是国内首个新华风传统新园典范之作。 同时又道:“易园的建筑是由文物移迁和文物部件组建起来的,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典范”。 并即兴为此题词:“传统新园,大开眼界”。 并接纳易文清为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师承制弟子。 2012年易园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级园林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首个民办国家级园林艺术博物馆。

注:新华风“传统新园”是中国古建园林大师罗哲文对中国新时代古建园林“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的专业性定位,是90年代他向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提出研究的重要课题。 是罗哲文古建园林文化遗产。

※   2024年10月, 由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世界博协执委、亚太地区博协主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牵头发起的中国新时代新型”城市活态博物馆”专家课题研讨会在成都易园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文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评定易园汇聚了古蜀金牛坝历史文化遗产、川派园林,川派盆景、天府书画、川剧艺术、汉服婚礼六大主题场景馆,是一座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活态博物馆》,易园金牛坝是古蜀道历史文脉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是古蜀金牛道的《祖源记忆、文化地标》。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省社科院重点科学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中国文学教授、四川杜甫学会名誉会长、 四川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巴蜀史学家祁和晖古金牛坝考察。

   中国民间艺术学会党组书记,中央文史馆特邀馆员,罗哲文之子罗杨先生莅临易园。 称易园不愧为天人合一的颂赞诗,是可望可及、可游可居的立体的山水画卷,恰如《牡丹亭》所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并题拔赞誉。

※  中国工程院园林院士孟兆祯先生多次到易园考察,将易园新华风传统新园作为高校博士生研学基地亲自带队考察。 孟兆祯先生为易园题诗一首:“山水花木易逗情,亭台楼榭屡得景,研今习古创新意,易园不易在主人”,对易园的成果给予认同与赞誉。

   中国工程院陈俊愉院士莅临易园考察后评价道:易园真不愧为“承华夏文脉,造时代经典”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  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院士曾来易园作人文生态研学,被易园多维度文化艺术所感染,并即兴题词易园为“蜀都第一雅园”。

朱清时院士题词与易文清先生合影

※   曾担任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与巴金、张秀熟、沙丁、艾芜并称蜀中五老的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书法家马识途先生,先后多次莅临易园休闲,被易园美景打动并赋诗多首,书题易园:

以赞美易园美景,为好友易文清先生赋诗并书 :

何处觅清闲,问道西郊有易园,花木葱笼掩精舍,壮观,曲栏游廊别有天;

胜景喜盘旋,绿涨池塘春水涟,茶社酒坊可买醉,因缘,悬阁危亭特好玩。

款识:二00八月书游易园旧作,借调南歌子,以为易园易文清先生饰壁。 九二叟马识途。

马识途以易园美景为题材,为好友谭继和先生和诗并书 :

奇葩勃发映高阳,扶杖易园享馨香; 或得明朝花再艳,寻章觅句咏海棠。

继和好友偶见我扶杖易园观赏新开海棠,即作七绝一首寄来。 我随笔依韵,回复七绝一首,并书以乞正。 并抄旧作《游易园》七律二首。
继和好友雅正    百O四叟 马识途

※   台湾著名易学大师曾士强莅临易园评价道:“易园是易理造园理念应用的典范”。